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分布也较为广泛,有些地方因资源丰富而名扬海外。下面贤集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的16个非金属矿之都的具体情况。
广西贺州:重钙之都、岗石之都
广西贺州市是华南最大白色大理石资源产地,初步探明储量约26亿立方米,碳酸钙含量大于99%,白度大于95度,技术指标达到我国特级矿水平,被誉为“重钙之都”、“岗石之都”。
贺州旺高工业区是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重钙粉体和人造岗石生产基地,其中年产重质碳酸钙粉体达85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5%;规划建设人造岗石生产线120条,建成投产50条,年产岗石达6000万平米。
江苏东海:水晶之都
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水晶之都”,其中水晶储量30万吨,石英储量3亿吨,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
目前,东海县拥有500多家硅工业企业,硅材料产业产值达55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石英玻璃管生产基地,是唯一提供石英玻璃管生产原料的基地,形成了高纯晶体硅、石英玻璃制品、新型电光源、高纯硅微粉、高纯压电晶体五条完整的产业链,“十三五”末硅材料产业可达千亿规模。
江苏盱眙:凹土之都
江苏盱眙普查凹凸棒石资源8.9亿吨,已勘探量占全国的74%、世界的48%,是国内发现最早和现今探明储量最大、品位最优的凹凸棒石粘土矿藏富集地。
近年来,江苏盱眙通过引进包括中科院在内的20余家科研团队,构建平台、升级技术,催生了数十家凹凸棒石研发、生产、加工高科技企业,把凹凸棒石加工从矿物材料升级至纳米材料,相关产品应用从吸附剂、黏结剂、催化剂、抗菌剂等领域,拓宽至空气净化、建材、医药、3D打印、日化洗护、颜料等产品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江西广丰:黑滑石之都
江西广丰县为我国黑滑石的主要产区,境内的黑滑石矿体断续延长20千米,探明的高品质黑滑石储量达10亿吨以上,其中广丰县溪滩滑石矿储量约为6874.4万吨。
目前,广丰黑滑石基地陶瓷基础材料已经拥有电子电器陶瓷项目、滑石洗泥项目和60万吨煅烧滑石板块项目,黑滑石的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还在不断壮大。
辽宁海城:滑石之乡
辽宁海城滑石质量上乘,驰名中外,保有储量6407.4万吨(含未上表储量),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94.2%和19%,素有“滑石之乡”的美誉,是国内重要的滑石产业基地。
海城滑石年开采量约75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艾海滑石有限公司、海城市北海集团、海城市福海集团、海城市水泉滑石矿业有限公司4家企业,年开采量占全省总开采量的65%以上。矿石以粉色、白色、灰白色、青灰色块滑石为主,质纯、滑腻,白度高达95°以上,被誉为“海城粉块”、“海城灰白块” 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
辽宁大石桥:中国镁都
辽宁大石桥市镁质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总探明储量44.56亿吨,保有储量43.63亿吨,是世界“四大镁矿产地”之一。因此,大石桥市素有“中国镁都”之誉,中国的第一窑镁砂、第一炉电熔、第一块不烧砖、第一块烧成砖均产于大石桥,镁质耐火材料覆盖钢铁、建材高温窑炉用耐火材料60%的国内市场和40%的国际市场。
目前,大石桥市现有涉镁企业480余家,包括亚太地区最大碱性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营口青花集团、全国最大的重烧镁砂生产企业嘉晨集团、全国最大的电熔镁砂生产企业辽宁新发展集团和全国最大的镁肥生产企业营口菱镁化工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浙江安吉:膨润土之乡
浙江安吉县膨润土资源储量在2500万吨以上,是着名的“中国膨润土之乡”。当地膨润土加工起步至今已有30余年,是安吉县的传统产业之一。
目前,安吉县共有膨润土企业80多家,其中70多家为初级加工企业,10家左右为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天子湖镇高禹村、吴址村,少量分布在张芝、古苑和高庄、五福等村。现有膨润土矿山2家,是这些企业原材料的主要来源。
安吉县膨润土资源开发起步早、程度深,当地的丰虹、海明斯、华特等企业已成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有机膨润土基地。
浙江武义:萤石之乡
“世界萤石在中国,中国萤石在浙江,浙江萤石在金华,金华萤石在武义”。武义县素有“萤石之乡”美誉,萤石蕴藏量为约4000万吨,是全国最早开采和利用萤石的地区。
经过多年发展,武义县将萤石从矿产资源发展为萤石原材料及萤石工业新材料,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萤石产业和文化融合发展区域。2016年3月,全国第一家萤石博物馆——武义温泉萤石博物馆建成开馆。
黑龙江鸡西:石墨之都
世界石墨储量的70%在中国,中国石墨储量的67%在黑龙江,黑龙江石墨储量的57%在鸡西。鸡西的石墨远景储量达到8.5亿吨,而且是优质大鳞片主产区,工业利用价值极高。
据了解,鸡西市率先在石墨资源富集的恒山区、麻山区以及鸡冠区规划建设了3个石墨产业园区。现已有14户行业领军企业入驻,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
湖南湘潭:海泡石之都
中国海泡石90%分布在湖南,湖南海泡石80%以上分布在湘潭。湘潭市境内探明海泡石储量约2000万吨,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5%,其中湘潭杨嘉桥-石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海泡石矿集区,矿带长达16公里。
目前,湘潭市政府确定湘潭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泡石资源的主体,并按照市场化模式建设生态环保(海泡石)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中拥有我国首家海泡石产业研究院、中国首条海泡石高纯度提纯生产线、全国唯一的海泡石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制定中国海泡石研发及使用的行业标准。
吉林白山:硅藻土之都
吉林白山市硅藻土资源已探明储量3.6亿吨,储量居亚洲首位,是我国同类硅藻土矿中品位最高、质量最好、储量最大的矿藏。
截至目前,白山市硅藻土制品年产量已达4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其产品涵盖过滤材料、功能填料、生态建材、载体材料四大类,主导产品助滤剂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吉林梨树县:硅灰石之乡
梨树县硅灰石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是我国最早的硅灰石开发、生产、出口基地,产区主要分布于孟家岭镇、郭家店镇和十家堡镇一带,境内有铁汞山及大顶山两大矿床。
矿床是优质硅灰石矿床,矿石天然低铁微硫磷,颜色洁白,杂质含量低,晶体呈针状、纤维状,属世界罕见的天然低铁优质硅灰石。
贵州天柱县:重晶石之乡
贵州省天柱县境内重晶石储量极为丰富,已探明储量为1.0881亿吨,远景储量达3亿吨,占全国储量的60%以上,属我国特大型矿床,年产量接近全国产量(300万吨)的三分之一,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中国重晶石之都”。
河北井陉县:钙镁之乡
河北石家庄市井陉县非金属矿产丰富,其探明的石灰石储量130亿吨,氧化钙含量达到55%,品质在长江以北是最好的;白云石储量4300万吨,储量、品质也享誉全国,素有“中国钙镁之乡”之称。
河南南召:中原钙都
河南南召县位于伏牛山南麓,五朵山脚下,方解石资源总量约10亿吨,其中CaCO3含量达95%以上,白度在92%以上,其中,可用于生产食品级碳酸钙粉的方解石储量在5000万吨以上。丰富的资源储量,造就了南召发展“碳酸钙”产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南召成为我国中部最大的碳酸钙矿产基地,被誉为“中原钙都”。
近年来,河南南召围绕碳酸钙为主的非金属新材料制造产业,以中、高目数粉体原材料为依托,以绿色建材和新型包装材料为主攻方向,强力延链、补链、强链,致力打造中国重要的改性粉体生产基地、新型包装材料生产基地、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功能性色母粒生产基地。目前仅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共入驻中下游项目30个,总投资63.12亿元,成为省级碳酸钙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13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湖南平江县:云母制品之都
湖南平江县云母原材料制品占据全国大半壁江山,优势明显,是云母产业集聚地。云母纸、云母板、云母粉等各类云母制品种类齐全、产业链广、品质优良,产品远销国内外并深受好评。其云母制品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云母纸年产量占全国销售市场的80%,产量居全国之首,荣获“中国云母制品之都”的称号。
以上这些地方,都是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取得了重大发展,因此而久负盛名。但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这些传统的产业正在被改变,有的走在转型发展的前列,如广西贺州、江苏盱眙;也有的正在被迫改变,如河北井陉、浙江安吉……
不管怎样,都希望这些非金属矿之都,能造富于民,也能造福于民!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